第四十七章 游说二
作者:强盗夏侯元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32

杨素道:“这可如何是好?”

陈铁看着杨素,慢慢地笑道:“不知老大人说这句话是为何啊?”

杨素象是第一次看到陈铁一样,惊疑道:“贤侄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铁笑道:“小侄的意思是老大人是在为太子考虑还是为自身考虑?”

杨素奇道:“老夫有什么问题?自然是为太子考虑了,太子乃国家之储君,岂可轻言废立!”

“现在太子不为皇后所喜爱,皇上平素就有废黜皇太子的意思,这您是知道的,先不说您去劝谏皇上能不能被皇上接受,就是您自身目前的处境,您又有没有想过啊?”

杨素沉吟道:“太子之事,老夫劝谏不过尽人事而已,一切都只能看皇上之意.但说到老夫自身,还没有什么有问题的地方吧。”

陈铁笑道:“恪守常规固然是人臣的本份,但是违反常规以符合道义,也是明智之人的期望。自古的贤人君子,没有不关注世情以避免祸患的。老大人您功名盖世,执掌大权也有多年了,朝臣中对您推崇的固然很多,但被您侮辱的人数难道又少吗?而且。”陈铁停了下道:“太子往往想做的事而不能做到,常常切齿痛恨当政的大臣;您虽然主动地结好于皇上,但是要危害您的人本来就很多,皇上一旦不在了,您又靠谁来庇护呢?”

“那贤侄的意思?”

“老大人,您想这时候要是有您这样一位重臣请皇上立晋王杨广为太子,皇上固然会因为您和他意见一致而对您更加的器重,晋王更是会永远将这事铭记心中,如此一来,老大人您的地位和尊荣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这”杨素沉吟道:“贤侄是劝我投靠晋王了?不知晋王对贤侄许了什么好处?”

陈铁面上诚恳道:“老大人,我得先说一句,您可能真的误会了,如果不出意外,明天朝会上皇上就可能废太子而立晋王了,这时候我来劝您拥戴晋王的话是不是有些多余?我这次来并不是来劝您投靠晋王,而是为了感激老大人您在征西之时对我的教导和爱护啊。”

杨素轻笑道:“那假如我支持太子,那太子也不一定会被废啊,只要太子不被废,以后还少的了我的地位吗?”

“原来太子是老大人立的,那倒是我唐突了。”陈铁弯摇行礼道。

“太子乃皇上所立,贤侄何必说这样的话。”杨素皱眉道。

陈铁笑道:‘既然如此,那太子又对老大人您又会有什么感激之情可言呢?没有太子对您的感激,在这件事上的做法也和皇上背道而驰,失去了皇上的恩宠,老大人您又有什么可以依仗的呢?”

杨素坐倒在椅子上,半晌道:“贤侄暂且请回,切容我想想。”

陈铁看见杨素一时半会也下不了决定,笑了笑站了起来道:“既如此,老大人就晚上想想吧,不过老大人也请放心,今日我来此并未告诉晋王,老大人切放宽心.‘拱手道:“老大人保重身体,小侄告退了。”

看到杨素并不回应,陈铁笑了笑转身走了出去。

待陈铁走了,杨素突然道:“感儿,你看此人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帮晋王拉拢我们,还是真的想帮我们?”

屏风后转出一人,大约三十岁余,正是杨素之子,目前任礼部侍郎之职的杨玄感。

杨玄感走到杨素身前,想了想道:“虽然皇上,皇后一直不喜太子,也曾传出过废太子的风声,但几次都没有动静.这次此人虽然说宫中已传出话来,但我想恐怕这会也是不了了之吧。”

“这次恐怕不一样,”杨素摇头道:“不管他是想帮晋王也好,想帮我也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此人有旷世之才,西征一路之上,计必中,谋必成,所有之事都如成竹在胸,这次由他嘴里说出这番话我看这次皇上可能是真的想废了太子了。”

“那父亲决定投靠太子了?”杨玄感问道。

“什么叫投靠?”杨素不乐道:“想我杨素一生戎马,怕过谁来?更不会在现时的名誉地位上听了他一句话就去投靠谁。你听他自己都一直不肯承认是让我投靠晋王,我看啦,你虽然是我儿子,却还没他了解我。”

杨玄感嘀咕道:“他好,那你要他做你儿子啊。”

杨素气道:“要是有的选,你以为我会选你这个笨蛋当我儿子啊。”顿了下道:“算了,问你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你明天早朝之上看我的眼色形事。”

“我哪次不是看你眼色做事的。”杨玄感轻声道:“哦,知道了。”

陈铁出了越国公府转身又去了靠山王府。

“老王爷真是好精神啊。”陈铁看见杨林擦着汗来到厅中,笑道:“现在天色都黑了,王爷怎么还在练武啊?”

杨林笑道:“贤侄这回你可猜错了吧,我不过是在后院洗了个热水澡而已啊.哈哈哈。”

“”陈铁苦笑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见的也不一定就是实啊。”

杨林大笑:“贤侄这么晚来我这有什么事啊?”

陈铁笑道:“我也是刚听说王爷您搬师回朝,所以就迫不及待赶来想来看望一下老王爷您啊。”

杨林围着陈铁仔细看了一圈道:“不是,你来一定有别的事。”

“王爷怎么看出来的?”陈铁不禁有些奇道。

“我看你眉目之间神情有些不对,面相上也似乎与出征之时大不相同,要知相由心生,我就是凭这点才估计你心中有事。”杨林道:“贤侄有事不妨直说,看看我这把老骨头能不能帮帮你。”

相由心生,陈铁心中一凛,强笑道:“老王爷恐怕也看错了,我来虽然有些事,却不是为自己而来,而是为大隋江山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