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生死不离同舟共济
作者:花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20

第四十八章生死不离同舟共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王道循声望去,几番探查下始终不得歌者踪影,但耳中却听得真真切切,是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此事当真是怪异得很,不知其他人等是否也听到了这个声音。

王道朝镜湖四周看去,倏地一惊,只见那摇曳在镜湖之上的点点灯火如同水中涟漪般,越荡越远,数息后竟消失的无影无踪,就连天上的残月也隐藏了起来。

见此异状,王道心中顿感不妙,虽说自己依旧在这镜湖之上,但眼下的镜湖却变得极其诡异,随即双手连连摇动木浆,驾着竹筏左突右攻,欲冲出这片诡异之地,看能否寻觅到众人的踪迹。

几番尝试下,王道额头、肩背虽已被冷汗淋湿,却依旧未能突出重围。那个女子的声音飘荡在耳畔,似乎越来越大声,无奈之下王道不再忙着突围,略作深呼吸后,闭目聆听,用心去感应那声音的源头所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段段歌声充斥着女鬼的幽怨,却又饱含了少女的深情,是谁在吟唱,是谁在哀怨。夜风习习,湖光幽幽,王道闻声感觉到一丝淡淡的哀愁,歌声停停顿顿,歌者时喜时悲,喜时幸福洋溢,悲时万念俱灰。

“咯——咯——咯——”

“嘤——嘤——嘤——”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王道一会被那嘤嘤的哀泣声包围,一会被那咯咯娇笑声缠绕,一会又听见那婉约之词在风中飘荡,萦绕耳畔。

王道虽然没能找出那个声音的源头,但听着听着却开始细细品味,彷似在倾述一段已去的恋情,那女子竟是如此的执着,以至于连王道这懵懂少年也开始略有所思。

此时,王道心绪宁静,神魂安定,渐入一种空灵之境,安坐于竹筏之上,认真聆听其歌声,仔细品味其韵味。

听得陶醉处,王道眼前竟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月夜下,一对青年男女夜月幽会镜湖之畔,男子健朗,女子柔美,彼此拥吻,情意缠绵,交头接耳,笑语喧哗。男子看着女子的眼神中充满渴慕,女子看向男子的眼神中满是柔情,但相会的时间似乎真的很短暂,转眼天边已是金鱼吐白,二人即将面临着分离。

离别前嘲总是那样依依不舍,说不尽的甜言蜜语,道不完的山盟海誓,千言万语在此刻似乎都变得那样苍白,二人陷入了一段深深的静默。男子望了望天边那道朝霞,抬起来右手,对天而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七夕重聚日,便当迎娶时,生死不相离,同舟共相济。”

正当王道沉浸在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之中时,死寂的湖水倏地一下沸腾起来,王道坐在竹筏之上身子左右晃动,竹筏更是吱吱作响,彷似在那竹筏下面有一只湖中怪兽在那水下翻腾。

“咯——咯——咯——”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嘤——嘤——嘤——”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小子王道,今日泛舟在这镜湖之上,虽不知何故,误闯贵地,实非有意叨扰,未曾准备什么礼物,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前辈见谅。前辈若是不嫌弃王某身份低微,请现身竹筏一聚,小子定当向前辈赔罪!”王道见状面色大变,顿时立身而起,对着天空,对着湖泊,对着漫天黑夜,对着那虚无飘渺之歌大声说道,神色凝重,言辞诚恳,就不知此人是否愿意到竹筏上一叙。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前辈所思之人已然离世,何苦恋恋不忘!”王道见对方开始躁动起来,对自己方才之言无动于衷,心中无计可施之下,循声激道。

“胡说——”那神秘女子听王道这么一说,立时反驳道,其声滚滚如雷,震得王道耳朵嗡嗡直响,“他怎么会死?他身为修道之人,寿元悠长,他怎么会死?你说——他怎么会死的?他明明说要回来娶我的!他是不会死的!他是不会死的!”

“前辈所思之人要么已然离世,要么存心负你,前辈当真不知?”王道坚定语气道,心中一番拿捏,生机险中求,王道处在眼下这种环境,已然报了最坏的打算,再次激道。

“哼!你是谁?你又怎知他的为人?就算是天下人都负我,他也不会负我x不会负我!他绝不会负我!”女子的声音愤怒中带着一丝温柔,彷似在追忆过去的一幕幕,又好似在憧憬那人会以怎样的情景出现。

“既然前辈确定那人不会负你,那为何迟迟不来寻你!留得前辈空守在这镜湖之上!前辈就没想过去寻他吗?”王道在引起这女子注意之后,终于把话题绕了回来,言辞虽说稳重,但心内却依旧担忧。

“找他,我为什么要去找他,我不会去找他,但他一定会来找我!他一定会来的!我就在这里等,直到他出现,并且迎娶我做他的妻子!”女子的声音中充满着一丝高傲,但王道却从其坚定的口气中听出了一丝彷徨。

“哦!前辈真以为那人还会回来!前辈在这镜湖之上应该待了不久了吧!那人非但自己没能来寻前辈,恐怕就连一丝一毫的信息都未带到吧?”王道抓住机会,再次用了激将之法。

“宗——你给我宗——你这口无遮拦的小秃驴——他一定会来的——他或许是途中耽搁了——不——不——不——可是我已经等了他二百余年——我等了他二百余年——为什么——为什么他还不来——”女子似乎陷入了一种痛苦的挣扎当中,言语混乱不堪,不禁自言自语起来。

“前辈何苦再去猜疑,何不去探个究竟,小子虽说对两位前辈之间的事不甚了解,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与其在此痴侯苦等,不如放开一切身份、地位、傲慢、成见,前去寻找!解铃还须系铃人,今生虽波折,来世定相聚,前缘本未尽,夫妻当有时!前辈所寻之人想必定有苦衷,苦苦等候不如私下探访,也好问清缘由,就算真的离世,定还有再世为人之时,前辈若有心,就算是隔世相恋,结为夫妻,又有何不可?前辈在此痴等,倘若前辈之夫君在俗世中遭受了劫难而亡,不但无人为其报仇雪恨,转世之身颠簸在红尘之中,没有前辈的相伴岂不是遗憾终老?”王道虽说是个懵懂少年,但对书中的男女之情还是颇为了解的,说起话来有条有理,连激带抚,深思熟虑之下,化险为夷。

女子听王道这么一说,竟也沉默了下来,心内想了想却也不是什么坏主意。以往自己一来过于高傲,放不下身份前去寻找,二来担心自己一走,那人便到来,岂不再次错过,但这一等就是两百年,如今的自己早已面目全非。

“哼!你这小秃驴说的倒也不差!我且先现身竹筏,你最好是说服我,否则的话你就和我永沉湖底吧!”王道闻声转过头去,只见竹筏之上荧光点点,竟是从镜湖四周汇集而来,漫天飞舞,此时泛舟镜湖可谓如临仙境,王道得见此状,内心本是一片欢喜,但一听女子直言顿又愁眉苦脸起来。

片刻之后,竹筏上竟多出一道人影来,一双闪动着碧绿幽光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光晕流转,秋波似水,时而幽怨诡异,时而脉脉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