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来的宣大总督
作者:狠帝      更新:2023-10-03 03:05      字数:3518

第122章新来的宣大总督

就这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锐他们兵分三路,将大同四周的所有庄堡,都横扫了一遍,几乎没有一座城堡敢硬刚的。

显然,如今林家军的威名在整个大同,早已是如雷贯耳,起码上层人都知道那些女真鞑子到底是谁斩杀的。

所以都巴不得这伙反贼赶紧去他处,不要再祸害大同了,至于将其消灭,已经不敢再奢望了。

刚开始王朴还紧张了一下,后来得知这伙反贼只是在收集马车,便没在理会,继续窝在大同城的豪宅内享福。

而经过近十日的收集,林锐也终于筹集到了大大小小上万辆马车。

最后不但将剩下的粮食都带上了,还装了两千车的草料,然后大军便浩浩荡荡,沿着官道一路南下朔州。

那车队蜿蜒五六十里,异常的壮观,林锐不得不让骑兵护卫左右,雇佣兵打头,少年兵来殿后。

若是以往这么长的车队,恐怕什么牛鬼蛇神都得蹦出来,收一下买路费,可这次几乎是一路畅行无阻,没有遇到任何拦路打劫的。

这就是击败建奴,并击杀了两千女真鞑子的好处。

唯有阳和以东的豪格看着马匪南下,心急如焚。

好在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阿巴泰的大军。

这不,一见面豪格就抱怨道:“伯父,你怎么现在才来啊?”

“大侄子,你也看见了,这么多物资和奴隶,我就是想快也快不起来呀,对了,那伙马匪呢,可还在阳和城中?”

“哎,一言难尽…”

豪格叹了口气,硬着头皮给他解释了一下那日的三方会战和马匪这阵子的动静。

“什么?竟然折损了四千多勇士,这怎么可能,大侄子,你到底是怎么指挥的?”

阿巴泰差点没吓死,他现在帮助豪格,那是希望将来豪格继承皇位的。

可就豪格这样的表现,回去不被皇太极打死就不错了,还继承个屁的皇位,恐怕连现在的亲王爵位都得削,今后也别想在多尔衮面前抬起头。

豪格自然也明白,自己这次若是不能将娜木钟和马匪头子消灭,下场绝对会很凄惨。

所以才没有贸然去追击抢粮,而是等待阿巴泰的到来,毕其功于一役。

因为在他眼里,现在什么都没有娜木钟和那马匪头子重要,只有将两人生擒活捉,或者提着他们的人头回去,才能将功补过,不会让皇阿玛彻底放弃他。

于是赶紧又辩解道:“伯父有所不知,这帮马匪打造出了一种威力巨大的长弓,射程足有一百六七十步,可直接穿透我们的盔甲,战马也是中箭即倒。

而且这种长弓制作还非常简单,二三月内那帮马匪就制作出了上万张,侄儿一时不慎,这才吃了大亏,好在如今伯父抵达,咱们这就追过去,一定能赶在他们抵达朔州之前消灭掉!”

“哦?还有这种事?真有威力那么大的弓,还两三月内就能制作上万张?”

阿巴泰有些将信将疑。

很是怀疑,豪格这是为失败找的借口。

“伯父,侄儿说的千真万确呀,伱看,这便是马匪当时射出的羽箭……”

豪格赶忙让人将当初在战场上收集到的几支羽箭取了过来递给阿巴泰。

“嘶!”

阿巴泰接过那明显比普通箭矢要长一半,箭头也要重得多的羽箭,也是倒吸口凉气。

仔细端详半晌,才一脸凝重的道:“如果真像你说的,这弓有那么远的射程和威力,今后可就有大麻烦了。”

“是啊,所以这伙马匪必须要除掉,事不宜迟,伯父,咱们还是快追过去,这些物资人口可先让索尼押送到阳和口去,那里的长城缺口还没有被修复,明军也没有来得及派人去接管。”

豪格赶紧催促道,他是一刻也不想等了。

可阿巴泰却是摇摇头说道:“如果这帮马匪真如你所说的那般厉害,那咱们现在追去朔州,不但消灭不掉他们,很有可能还会将我们自己也搭上。”

“伯父多虑了,那伙马匪确实不容小觑,但毕竟人数还少,真正敢战之士也就七八千,哪怕再算上五千蒙古骑兵,我几万铁骑直接压上去,也就是多付出一些伤亡罢了!”

豪格还以为将他吓到了,赶忙摆摆手。

“大侄子,我不是担心那伙马匪,而是那卢象升带着数万明军,已经追到宣府来了,距离我们也就几日的路程。

你皇阿玛曾说过,此人不简单,乃是明朝文官中为数不多知兵善战的人,据说此人还勇武过人,每战必身先士卒,麾下的天雄军也个个敢死战。

我这次只带来了一万铁骑,一万步卒,加上你的一万六千多骑,也才四万不到,一旦南下朔州,搞不好就会被那卢象升直接围堵在朔州附近。”

阿巴泰对卢象升还是有些忌惮的,关键是他们兵力太少了,而明军加上大同朔州宣府的兵马,已经超过了十万。

其中又还有天雄军这样敢打敢拼的劲旅,这个时候南下去消灭一支不比天雄军差的马匪,无异于自寻死路。

比起出征时,如今的豪格已经成长了许多,听完阿巴泰的讲述后也是一脸的死灰,差点就没直接跌坐在地上。

显然也明白,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别说南下,恐怕还得尽快出关,否则被大同的明军堵住阳和口,这些物资人口能不能带回去还两说。

“伯父呀,这次为何只带来了一万铁骑?”

“哼!还不是阿济格那小人,要不是伯父直接和他闹翻,他恐怕还不会同意我分兵来帮你。”阿巴泰一想到这事儿就来气。

“阿济格,我与你势不两立…”

而豪格更是气的双目喷火,一双拳头都差点捏碎,此刻对阿济格的恨,甚至隐隐已经超过了林锐和娜木钟。

若是阿巴泰能多带一两万骑兵过来,那么两人便可以分兵,一路拦截卢象升,一路南下去消灭那伙马匪。

“大侄子,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还是赶紧前往你说的那阳河口出关吧!

你也不用太悲观,我们走后那伙马匪说不定就会和明军打起来,而看他们的路线,显然是想绕过大同北部,直接从朔州以西过大河去内套的察哈尔部。

这样吧,到时候我分你一半的粮食,你带着铁骑去归化过冬,待到来年开春,你再召集土默特各部,直接杀往内套去收拾他们好了。”

阿巴泰赶紧安慰道,然后又给他出了一条主意。

“不错,那伙马匪必定是还想去察哈尔部,那就多谢伯父了,侄儿一定不会忘记伯父今日的相助之情。”

豪格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又燃起了希望,赶忙躬身拜谢道。

现在他是真的不敢回辽东,回去肯定会直接被削了爵位兵权,今后想要再出头,怕是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随即豪格便让鳌拜和索尼各率三千骑,先将阳和口和山谷外的高地都占了,免得又重蹈当初的覆辙。

与此同时。

卢象升也带着五万明军急吼吼的从宣府杀来。

前世直到九月底,建奴彻底退出关外,宣大总督梁廷栋和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崇祯帝才下旨夺情丁忧在家的杨嗣昌接任兵部尚书,任命卢象升督山,大,宣三镇军务,让洪承畴接替卢象升负责中原剿匪事宜。

而这几道命令,也可以说是崇祯帝在位十七年来,最英明的一次了。

这一世,由于林锐提前将梁廷栋宰了,在收到王朴和大同官员的奏报后,加之那时候建奴在京城一分为二,大同的局势又堪忧,崇祯帝便提前任命了卢象升总督三镇军务。

………

“报!禀督师,建奴已退至阳和口,正在出关。”

“报,禀督师,反贼三日前已过大同,正南下朔州。”

“岂有此理,那王朴竟敢不遵本督军令,在大同按兵不动,眼睁睁的任由反贼从眼皮底下经过不拦截,现在又继续放任建奴大摇大摆出关…”

听完探马的汇报后,刚上任的宣大总督卢象升,顿时怒火中烧,眼中的杀意都已经快化为了实质。

四日前,他就传令王朴进驻阳和城和阳和口,又传令虎大威拦截反贼。

边军糜烂,他也早有所闻,却不曾竟糜烂至公然抗命的地步,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就拿这王朴开刀,好好整肃一下大同宣府的边防风气。

一旁的宣府总兵杨国柱,瞧着卢象升那满含杀意的眼神,身子也是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暗道今后恐怕没好日子过了,同时也佩服王朴的胆子,竟然敢直接违抗卢象升的命令,演都不演一下。

估计怕不是那家伙将这卢象升也当成了以前的那些宣大总督来伺候。

殊不知人家光带来的嫡系人马,就足有一万五千之多,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老卒。

“传本督军令,大军加快行军,明日正午,必须赶到阳和口,凡是拖拉延误军机者,上至总兵,下至把总,一律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卢象升知道,现在就是将王朴碎尸万段,也晚了,只得面容冷峻的下令急行军,争取能赶在建奴彻底出关前抵达。

随着命令传达下去,众将领们虽然无不是叫苦不堪,但却没有一人敢不加快行军速度,同样普通士卒也都不敢掉队,五万大军急速的向着阳和口杀去。

显然人的名,树的影,面对卢象升这位手握劲旅,新上任的宣大总督,宣府的一众军官们,根本不敢再像以前对待梁廷栋那般,虚与委蛇,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