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保不住的高洁品行
作者:庭院深深      更新:2019-08-20 11:12      字数:2396

徐启初笑道:“今日过来是与姑娘道别的。”

丁娇诧异地看他。

“徐某明日便要去省城,日后若是姑娘有什么难处,只管去徐府找徐管家。”

丁娇忙起身道谢:“公子是要准备秋闱吧,娇娘便先在此恭祝公子金榜题名了。”

徐启初又说了几句客气话,最后指着脚边的一盆青松道:“姑娘乔迁,徐某因着府里的事脱不开身,还未送上贺礼,此物便送给姑娘吧。”

丁娇看着已修剪好的青松,连声道谢。

徐启初走出丁娇家,吩咐身后的赖大道:“等会去交代徐管家,若是丁姑娘求上门,只要能做的,都应允了。”

赖大低头应是。他觑着主子的神色道:“少爷,我们去太太屋里用晚饭吗?太太让人来问过几回了。”

徐启初脚下一滞,疲惫地道:“先去一趟山长家。”

赖大不敢再多话,偷偷地叹了一口气。

少爷这是被逼得家也不想回了。

十几天前别院里闹的那一场,阖府都不得安宁。

老爷醉酒睡了个丫头,本也不是大事,偏偏那丫头是小姐未来的小姑子带来的闺中密友。

那闺中密友也是个厉害的,不知给老爷灌了什么**汤,拼着惹怒太太,得罪少爷,老爷也要给她一个名份。

给了也就给了,那日他站在太太屋外却听小姐说那闺中密友本来是瞧中少爷的,这可不得了。

太太想着已经搭进去一个老爷,可不能将儿子搭进去,整日严防死守,便是他也被太太叫过去耳提面命,不得让少爷也被狐狸精迷了眼。

少爷烦不胜烦,索性提前了上省城的日子。

只可怜了他,一方面要忙着给少爷准备出行的东西,一方面还要来回跑太太的院子好让她知道少爷每日的动向。

赖大悄悄甩了甩脚后跟,认命地跟上去。他还要叫人给太太回话呢,少爷今日谁也没见,就见过书院的几个同窗。

丁娇此时并不知卢有凤攀的高枝便是徐启初他爹,等她知道了,与鲁大娘等人的不解与可惜不同,她竖起大拇指高赞一声“厉害了我的凤姐”。

做不成你媳妇便做你媳妇的娘,这波操作很可以。

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她正围着那盆青松打转。

“娘,徐叔叔送的这东西有什么好的?”小石头一边与小黑玩儿,一边不解发问。

不能吃,不能喝,也不知她娘欢喜什么。

丁娇头也没回,目光还在那青松上打转,只道:“先人都以古松喻人,徐公子这是夸我品性高洁呢。”

许是这话有一丢丢深奥,小石头没听懂。他歪着头问她娘:“高洁是什么呀?能吃嘛?”

他动了动小嘴巴,有点饿了。

丁娇气结,白了他一眼:“小屁孩懂什么,一边玩去。”

徐公子显然是被她的不折不挠坚强不屈而折服了,送青松来勉励她呢。

她美滋滋地哼起小调。

一旁的易明之眼皮跳了跳,看那盆青松便不顺眼了。

他确实被丁娇的语出惊人吓到,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既已毁了女子的清誉,那女子便是个母夜叉他也要对她负责。

他虽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被某人的美丽皮囊骗了,但到底被骗了什么,他也说不上来。纠结了许久,他决定忍辱负重继续求娶丁娇。

是以,当丁娇要把青松搬到自己屋里养着时,他装作无意道:“我听说松树要多晒晒太阳,放在你屋里不合适。”

“是吗?”作为一个养仙人掌都死的手残饲主,丁娇两眼一抹黑,啥啥也不知道。

易明之面不改色:“是,要多晒日头,我看,就放在天井里好。”

丁娇将代表了她品行的青松搬去了天井。

几日下来,青松被毒辣的日头晒得蔫儿吧啦,她不免有些担心:“它该不会是怕太阳吧?”

“不是,浇水太少了,明儿开始多给点水就好了。”易明之继续支招。

丁娇开始死命浇水,一天几次下来,根都快要烂了。

鲁大娘看得只皱眉:“松树哪能这么浇水,搬到屋檐下去,夏日里一天一次就够了,还不能多浇了。”

丁娇从善如流,松树一日日精神了。

她拍手叫好,彻底放心了。

然而,一日她关了铺门回来,惊恐地发现青松竟然被连根拔起。

“小石头,是不是你干的?”

丁娇揪住儿子的耳朵火冒三丈,她不屈的品行啊!

小石头指着咬着松针撒欢的小黑为自己辩白:“明明是它干的,娘冤枉我。”

丁娇弯下腰去,果然从小黑嘴里抢下了松叶。她一把按住狗头,气道:“让你使坏,罚你明天没饭吃。”

小黑“呜呜呜”地乱叫,含泪的狗眼里倒影着男人微微翘起的唇。

冤枉啊,明明是他拔出来的,还大方地分给狗玩,狗冤枉!

从此,小黑彻底与易明之势不两立。

丁娇教训了狗,忙活着将青松重新种回去,可小黑狗改不了吃青松,青松到底没活下来。

丁娇闷闷不乐哀悼她早夭的“高洁品行”,好味楼的秦三娘找上了门。

她以为秦三娘又是要买方子,笑着推辞:“我如今也头痛嘴刁的客人,可不干杀鸡取卵的事了。”

秦三娘就道:“你放心,这回我来找你,不是觊觎你的方子。我这有桩极好的事儿,就看你想不想去。”

丁娇保守地笑:“什么好事儿啊,就怕我没这个福气。”

秦三娘哪里不知道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子,道:“县城今年有个厨艺大比,你可听说过?”

丁娇老实摇头,这个她真不知。

“厨艺大比每两年举办一次,由县城的几个员外牵头,到时会请各地的老饕餮们当评委,获胜者除了丰厚的奖金,名声自然是不用说了。”

丁娇笑笑:“这么好的机会,好味楼的师傅也能参加啊。”

秦三娘又笑,继续道:“你可能不知道,今年的大比与往年不同,除了奖金名声,得胜者还有机会与宫里出来的御厨学习。运道好的话,被推荐着进宫也是有可能的。”

“参赛的首要要求便是必须是本县籍的厨子,或说在本县酒楼掌厨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不少外地的厨子忽然都跑到我们县城辖管的地盘来了”

有钱有名声还有机会进全国最强企业,难怪都趋之若鹜。

丁娇暗暗盘算,好好的,怎么会找上她呢。她不动声色,端起桌上的茶喝。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