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 较量
作者:冠珂杰      更新:2019-07-20 14:31      字数:2634

赵华义宣读姜氏祖训,正妃娘娘不得不跪下。见到姜氏祖训,即便是郡王也要下跪,何况是一个妃子。姜氏祖训是镇山郡头代郡王的训词,其中有二条就是针对正妃娘娘的,一条是后宫不得干预朝政,一条是世子没有大的过错,不能废去,就是郡王要废世子,也要与大臣们商讨后才可决定。赵华义把姜氏祖训读完,然后大声说:“姜氏祖训在此,世子并无大错,我们拥戴世子继郡王位,是遵照姜氏祖训的,完全符合镇山郡法规。现在世子已是镇山郡郡王,仙月娥还不参拜,等待何时?”赵华义声色俱厉。

正妃娘娘在姜氏祖训面前有点胆颤心惊,她知道大势已去,自己是失败了,她幽怨地瞪了赵华义一眼,在心里恨恨地说了一句,“赵华义,算你狠。”然而,正妃娘娘不甘心就这么败了,哼,赵华义不要高兴得太早,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参拜什么?我是郡王之母,自古以来,哪有母亲参拜儿子的?”正妃娘娘虽仍然高傲,但底气不足了。

正妃娘娘的“我是郡王之母”这句话一出口,证明她已经承认姜英是郡王了,全场所有人的心都放了下来。特别是世子姜英,他是个孝子,在平时哪敢有半点违抗母亲?赵华义要他在灵前登基,实在出于无奈,如果母亲答应他废掉世子,不会伤及他的性命,他是宁被废掉的。当正妃娘娘满脸怒气进来时,身子情不自禁地哆嗦起来,一颗心更是提到了喉咙,要不是赵华义站在身边,他真的有可能钻到地下去。现在好了,母妃承认自己是郡王了,至于母妃参不参拜,那是小事了,说实话,要母亲参拜自己,还不习惯呢。

可是,赵华义不这么想,他知道正妃娘娘已经败了,但她心里还是高傲的很,还需要杀杀她的傲气,“娘娘应该懂得朝堂上只有君臣,没有父子的道理,想那汉高祖坐朝,汉高祖之父不也照样参拜儿子么?而且,这也是姜氏祖训。因此,娘娘还是先行君臣之礼,然后到后堂再去行母子之礼吧。”赵华义真是穷追不舍。

正妃娘娘虽然心生愤恨,但也无可无奈,毕竟姜氏祖训不能违背,只得跪了下去,叩首参拜,口称参见我主千岁,千岁千千岁。正妃娘娘口里喊着,心里却在考虑如何让临智王能得到最大利益。

到这时,姜英的一颗心终于回归原处,他连忙走下龙椅台,扶起正妃娘娘,“母妃快快请起,恕孩儿不孝。”姜英扶着正妃娘娘走上龙椅台,请正妃娘娘坐青龙椅。

正妃娘娘倒毫不相让,但大臣们却不同意,正妃娘娘刚要坐下去,六部统领及御林军将领齐声吆喝起来,青龙椅只有郡王可坐,别人坐那是参位,是大逆不道,是要杀头的。正妃娘娘知道众怒难犯,只得离开青龙椅说:“英儿,你坐。”姜英便令人搬来椅子,让正妃坐在旁边。

正妃娘娘坐定,赵华义上前奏曰:“请正妃娘娘下召,世子姜英接郡王位。”赵华义十分得意,满面春风。

正妃娘娘暗暗惊叹自己上当了,其实,这都是赵华义算计好的,正妃娘娘是一步一步被赵华义诱入圈套的。到这步田地,已是船到落水口了,正妃娘娘只得将错就错,于是她下召,昭告天下,世子姜英接郡王位。

郡王位顺利接替,大功告成!

赵华义带领六部统领和御林军将领再次跪拜,大呼千岁。姜英满身轻松,先前大家口呼千岁时还是忧心忡忡,心事重重,现在母妃这关过了,这才感觉是真正的郡王了。于是,重新分封大臣。封母妃为太妃,侧妃为侧太妃,赵华义为太师,陈西和为兵马大元帅,兼兵部统领,其余原职不变。封弟弟姜豪为临智王,加双薪。再派工部统领到岐山郡报丧,派农部统领田永到紫岩郡报丧。下召一月后为老郡王发丧,全郡戴孝一个月,为老郡王送丧。姜英又令人发孝服,众大臣去灵堂,为老郡王守灵。安排停当,姜英满心欢喜。

大事已定,众人心情也是非常轻松,但正在老郡王的丧期,大家也不能欢笑,故而默默穿上孝服,相呼着去灵堂。然而,众人刚要走,却被太妃叫住:“众位爱卿暂留片刻,我有话说。”众人见说,只好停下来,太妃偷看了眼赵华义,赵华义一脸正经。太妃在心底哼了一声,对姜英说,你坐了郡王位,得了整个镇山郡,可你弟弟却只是一个临智王的虚名,虽然加双薪,可一寸土地都没有,你们同是老郡王的儿子,你这个哥哥,难道不能疼爱一下你的弟弟?

姜英虽然不愿,但在这个节眼骨上,不想节外生枝,想能满足她就满足她吧。于是问:“依太妃的意见呢?”

“把萧浦县分封给他。”太妃说。萧浦县是镇山郡最大最富有的县,经济占镇山郡的三分之一,人口也占五分之一,而且,周围有四五个县依赖萧浦县生存。假如临智王得了萧浦县,再笼络其他几个县,就可与镇山郡抗衡了。

太妃太过分了,赵华义已经洞察到太妃的野心,临智王真的被封到萧浦县,那镇山郡将不得安宁。于是,厉声说,后宫不得干政,郡王已经分封,为何还要横加干涉。再说,汉代七王之反,晋朝八王之乱都是分封的原因,因而姜氏祖训规定,姜氏后代,不得分封。

又是姜氏祖训,太妃真是恨得咬牙切齿,“祖训,祖训,赵华义!你少拿祖训来压我,分封不能,让临智王去当个县官总可以吧。”只要临智王离开镇山郡,再作打算。

赵华义还想说,被姜英制止,姜英虽然是个孝子,但母亲如此偏袒弟弟,心里当然不舒服,可又不敢明说,心想让临智王离开镇山郡也好,看他能怎么样?如果他轻举妄动,也好乘机灭了他,到那时母亲也不好说什么了,“太妃,萧浦县实在太过重要,就是我想给弟弟,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其他的县,任太妃挑。”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太妃暗暗高兴,还真的同意了,只要临智王有自己的地盘,再想翻盘的计策,另外县就另外县,总比没有强,“好吧,既然萧浦县对镇山郡如此重要,那就富央县吧。还是分封给你弟弟,还是要你弟弟去当一个县官,你这个哥哥郡王决定。”太妃娘娘来了个以退为进。

富央县虽不及萧浦县富裕,但也是个大县,县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姜英有点舍不得,不过还是答应了,并且是分封给临智王。

富央县分封给临智王,太妃很是满意,再不提什么?便一甩衣袖,也不与众人招呼,就顾自到灵堂去了。

太妃走后,陈西和上前奏曰:“主公,天不可有两日,国不可有两主,主公缘何将富央县分封给临智王,这不是埋下祸根么。”陈西和很是担忧。

“临智王是太妃爱子,我也没有办法。”姜英摊摊手说:“不满足她,她是不肯罢休的,你是兵马大元帅,加强防备就是了。”姜英站立起来,大家去灵堂吧。

去灵堂的路上,陈西和拉住赵华义说:“太师,你怎么看?”陈西和心中没谱。

“大元帅不必忧虑,主公虽然年少,但老辣得很,对于临智王,他胸有成竹。”赵华义已经看出姜英的心计了,他转身对工部统领和农部统领说,叫他们明天一早就去报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