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违令者斩
作者:冠珂杰      更新:2019-07-20 14:31      字数:2595

原智与郡王牛雄密谋,以替姜毅报仇的名义,借道镇山郡,进入镇山郡,见机行事。

原智回到野战部队,当即发出号令,野战部队所有官兵,明日在校场集合,巳时点卯,午时吃饭,未时出发,点卯三次,三次不到者斩,野战部队将士不得有误。

原智离开野战部队,回到家中,牛文华听说明日就要出征,翘起嘴巴,埋怨说:“新婚燕尔,棉被还没有焐热就要出征,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牛文华故意放下脸孔,帮原智脱了外套,然后叫雪梅上酒菜。

原智叹口气说:“我哪里愿意离开你呢?王命难为啊。”原智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要么,你去与父王说声,收回旨意,我好陪夫人。”原智调皮一笑。

“口是心非吧。”牛文华调侃说:“我才没有这个福气呢?千里迢迢来争个大将军,就是为了领兵打仗,要你天天陪老婆,比死还难过吧!”牛文华说着,瞪了原智一眼。

“哈哈哈,知我者老婆大人也。”原智确实雄心勃勃,他来争这个大将军就是要干一番事业,就是要辅佐牛雄称霸天下,他读春秋,每次看到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都会热血沸腾,“老婆大人,我明日就要出征,而且这次出征难料归期,良宵苦短,还是闲话少说,快快吃饭,早早睡觉吧。”原智一副顽皮的样子,一点都不像个大将军。

“急什么急。你急我可不急”牛文华假意怒说,“我已经无所谓了,我也准备好了,你出征走了,我做尼姑去了。”牛文华虽说不急,但动作明显加快。

两人在酒桌上又调笑了一会,便进入红罗帐里,两个青年夫妻,新婚燕尔,真个是你贪我爱,我恋你情,搂搂抱抱,难分难解,一夜缱绻。

第二天清早,牛文华虽然恋恋不舍,但还是高高兴兴,送原智出门。出征应该高兴,图个吉利。

原智早早来到校场,校场点将台边一面帅旗高高飘扬,帅旗中间一个斗大的原字。点将台上,一张帅台,帅台一边放着令箭,一边放着帅印。帅台后是虎皮帅椅。帅椅旁边站着校尉韩品和边法,点将台下的四周两百精兵,点将台的前面六队精兵,一百一队,有六校尉创意、郭营、查深、宣生、李耕、萧董带队。精兵队后面是十二万兵马,按队站立。原智站在点将台上,看下面队形整齐,军旗招展,满心欢喜。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原智踌躇满志。

巳时一到,军中书记员开始点卯,山虎、河蛟、康达、徐良四将军早早到了,二十八校尉也全到了,军中大小将士都已到齐,偏偏少了个解粮官牛彤。

牛彤与牛雄同年,是牛雄的小叔,两人幼小一起读书,一起学武,一起玩耍,两人名为叔侄,实为兄弟。牛雄的父亲继承郡王位,牛彤被封为山西王,掌管钱粮。这牛雄组建野战部队,被任命为解粮官。

昨日牛彤也接到命令,但他不以为是,也不把原智放在眼里。原智虽是大将军,任都督,但毕竟是个新手,年纪又轻,又是侄孙女婿。按官职,自己是王,原智只是个将军,没有自己大。按辈分,自己是叔公,是爷爷辈,相差两辈,况且郡王还是自己的侄子,因此不把命令当回事。

再说,牛彤是个酒鬼,他有句口号叫做:老酒日日醉,活到一百岁。有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为酒而亡,他也不以为意,说:一日三餐六坛酒,是祸是福随水流。今天,他是故意喝酒迟到,命令说点卯三次不到者斩,他说我偏不到,看你如何斩我。他在喝酒时,儿子牛星说,父亲,大将军治军严厉,点卯迟到是要问斩的。他醉眼朦胧,呵呵冷笑,他原智斩我的刀还没有打好呢?

牛彤喝得酩酊大醉,然后让儿子牛星陪着坐车来到校场,到时已经过午时了。牛彤摇摇摆摆拐到点将台前向原智报到,报到时,整个身子摇晃着,像要跌倒的样子。牛星要扶着他,他还不让扶,口里一个劲说没醉。

原智问缘何来迟,牛星说我父亲因酒喝醉,故而来迟,望大将军见谅。

原智初次带兵出征,正要立威,将无威则三军号令不听,三军不听号令怎么指挥作战?而将军立威的手段便是赏罚,所谓赏罚明而三军服,三军服而将威立。而赏罚有道,赏一人而三军欢呼者,赏之!罚一人而三军震慑者,罚之!而赏贵小,罚宜大。赏以奖为通,罚以杀为极。奖马夫奴婢,是赏之通也,杀当路大臣是罚之极也,赏通罚极是将威之所行也。

原智看了牛彤一眼,心里反而高兴,我要立威,正愁无有典型,现在好了,就借你头,立我之威。

于是,原智也不与牛星说话,要书记员把命令读一遍,书记员读了一遍,点卯三次不到者斩。原智便道点卯三次不到者斩,到现在点卯十次都过了,还能不斩么,刀斧手拉下去,等到午时三刻,斩!

原智命令一下,立刻上来四个精兵,将牛彤绑赴法场,等待午时三刻。

牛彤到这时才大吃一惊,还来真了,酒也吓醒了,急忙大喊大嚷,我是山西王,我是郡王之叔,还大喊大将军我是你叔公。可是,再喊再嚷也没用了。

原智在心里冷冷一笑,满脸严肃,毫不理睬。

牛星一看,原智动真格的了,慌忙跪下,大叫大将军手下留情,说我父亲是山西王,是郡王的亲叔父,是文华的叔公,要原智放他一马。

原智说,三军进退,所仗者号令也,号令一下,天肃地静,所谓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违令者斩。你父既然违令,岂能饶恕。

牛星还要哀求,却被原智下令赶出校场。牛星没法,连忙上马,奔到银銮殿,见到牛雄,急忙跪下,把事情草草说了下,哭求牛雄下旨救救自己的父亲。

牛雄一听原智要斩牛彤,这还了得,牛彤岂是随便可以斩的?牛彤是山西王不说,还是自己的叔父,文华的叔公,与自己情同手足。虽然犯错,责罚一下就算了,斩首是绝对不可以。于是让牛星起来,说:“旨也不用下了,原智见到懿旨如果不听的话,岂不害了你父亲的性命?我与你一起去校场,亲自把你父亲放了。”牛雄扶起牛星,随即就走。

牛雄与牛星急急来到校场,校场外法场上牛彤远远望见牛雄,慌忙大叫:“侄儿救我,侄儿救我。”牛雄的来到,牛彤心中一喜,看你原智如何斩我。

牛雄听到喊声,忙朝喊声看去,见牛彤五花大绑,跪在地上,四个刀斧手背着鬼头刀站立在旁边。慌忙赶了过去,扶起牛彤,要为他松绑。

四个精兵急忙齐齐跪下,齐齐磕头,口称郡王没有大将军的命令不能放人。

牛雄大怒,难道我一个郡王连放个人都要请示大将军?牛雄又要去松绑。

四个精兵头磕得更加起劲了,如郡王放了牛彤,大将军必拿奴才们是问,奴才们如无罪而受罚,这都是郡王之过,郡王不是要担不明之过吗?故而,郡王还是下令给大将军,要他放人,岂不两全。

牛雄想想也有道理,好,不难为你们,但不准擅自开刀。等我去见了大将军再说。